1087~1143西辽建立者,军事统帅。字重德。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契丹文、汉字。辽天庆五年(1115)进士,擢翰林承旨,累至辽兴军节度使。辽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所败,逃往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耶律大石与诸臣于南京(今北京)拥立耶律淳为帝,任西南路都统,总管军事。五月,宋以援辽抗金为名集兵雄州(今河北雄县),谋攻燕京(今北京)。耶律大石率先戍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防御。六月,宋果举兵进攻,遂率军奋战,击退宋军,继会主力追至雄州,大胜。三年,与金军战于奉圣州(今涿鹿),兵败被俘,后逃奔夹山。四年初,天祚帝执意出夹山南下,企图收复失地。耶律大石力劝无效,乃自立为王,置北、南院官属,北走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北),借力诸部族,得精兵万余,厉兵秣马,期复辽业。金天会八年(1130,一说九年),为避金军进攻,整军假道回鹘西行,破西域诸国联军10万人的阻截,入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次年,于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称帝,改元延庆(1131,一说1132)。延庆三年,定都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改元康国,兵势日盛,遣军7万骑东行万里攻金,半途牛马多死而还。后拓地中亚,成为强大的西辽帝国。十年病卒。庙号德宗。----把耶律大石称为狂狮,可再恰当不过了,此人生性好战,如同古龙小说中的狂狮——铁战一般一生不知疲倦,逢人便战,是永远不会倒下的硬汉。正是他,征战多年,建立起了西辽(1132--1218年)王朝,虽然仅仅在西域存在了86年,但在她短暂的生命中,曾吞并了河中地区的各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亚,成为整个中亚最强大的国家。所谓西辽的传奇,就浓缩于耶律大石个人传奇的一生之中。和少数民族的杰出人物耶律楚材一样,耶律大石也是契丹人,字重德,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第八代孙。耶律大石曾考中进士,提拔为翰林,人称大石林牙(翰林),同时他还通骑射征战,史称其通辽、汉字,善骑射,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也正是他这一身过人的技艺和胆识,使他成为乱世的枭雄。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当时国号契丹),至辽天祚帝时,辽朝已人老残年。这时候,黑龙江和松花江一带的女真族日渐强盛,1122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也就是金的开国皇帝,统率其部众不断南下攻辽,1124年,女真人终于攻下了辽朝的南京(燕京),天祚帝遂即逃往夹山避难,而辽的宗室耶律大石则仍顽强抵抗,并与宰相李处温等人一起拥立留守燕京的耶律淳为帝,建号天锡,改元建福。但耶律大石等人的行动仍无济于事,12月金兵人居庸关,辽南京陷落。耶律大石领兵逃出重围,归见天祚帝,天祚帝得到耶律大石的部队后,企图立即去收复失地,但此举遭到耶律大石的反对,他认为复国时机尚未成熟。由于政见不一,而且耶律大石看到辽朝大势已去,于是他率200铁骑,于同年向西北方行进,并自立为王。当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召集边地7个州城及18部王开会,凭借其极富煽动力的讲话和无穷的个人魅力,他得到各部的支持,获精兵万余人,紧接着他设置官吏,建立排甲,准备武器,重新组织起了一支极具攻击力的新的军事力量。但这支新军也没能使耶律大石复国成功,当时的金朝正处于势力上升之时,耶律大石复国未果,反而遭到金朝派兵追讨。于是,1130年,在复国无望的情况下,耶律大石决定继续西行,他给西州回鹘可汗毕勒哥写信,要求借道去大食。这次西进是分兵两路,到喀什噶尔的军队被打败了,但是到八拉沙衮的军队却受到那里的统治者——喀喇汗王朝北部总督的欢迎,因为巴尔喀什湖一带游牧民族的起义正需要派军队去镇压。耶律大石审时度势,认为这是个利于自己立足于此的好机会,他遂即出兵平息了这些起义,而后便进驻八拉沙衮城,并与原来在喀喇汗王朝的契丹人结合在一起,继续向南、向西推进,占据了起儿漫等地。1132年,耶律大石就在河中地区的起儿漫城称帝,号噶尔汗(意为大汗),不久改为天枯皇帝,建元延庆。这就是史称的西辽,又称喀喇契丹。1134年,耶律大石返回八拉沙衮,并在此建都,改名为虎思斡尔朵(契丹语:强有力的宫帐),改延庆三年为康国元年。从此,西辽一直以虎思斡尔朵为国都,东部喀喇汗王朝则成为西辽的附庸。同年,耶律大石再次发兵东征,企图推翻金朝,恢复辽朝,但西辽军队在中途因牛马多死而折回,耶律大石的反金复辽的希望也最后破灭。在复国情结无法解开的情况下,耶律耶律大石开始全力西征。1137年,西辽军与喀喇汗王朝交战,西辽军获胜同年又攻打高昌,攻下别失八里,回鹘王不再称汗,改称亦都护,至此西州回鹘王国成为西辽的属国。1141年,西辽又帮助葛逻禄人反对塞尔柱汗国,并与西喀喇汗王朝和塞尔柱汗国联军决战于撒马尔罕,西辽再胜,西喀喇汗王朝归属西辽。以后西辽又向西北进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王阿提西兹投降,愿作西辽属国。这一连串的胜利,使耶律大石迅速完成了其西域霸业,这时西辽的疆域北到巴尔喀什湖以北的巴哈台山西达咸海,统有花刺子模东到今新疆中部,领有别失八里,东南抵和阗西南界阿姆河,成为整个中亚最强大的王国。在耶律大石心里,西辽是中原辽王朝在西域的延续,建立西辽也许就是他心中复国情结的另一种方式的发泄。因此它的政治制度仍保持辽王朝的传统,且整个西辽王朝宫廷与官府,都通用契丹文和汉字,其钱币上都印有汉文年号。这一切,都使这个在中亚统治不足百年的西辽,在亚欧大陆的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至于契丹一词变成了中亚各族用来称呼中国的名称,后来这个名称又经中亚传到俄罗斯和欧洲。1143年,狂师——耶律大石就这样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其后的西辽君主都不值一提,而西辽这个本该随他而逝的王朝又在他余威的震慑下延续了数十年之久。后来,耶律楚材的诗文中有后辽兴大石一句,并自注说:大石克西域数十国,幅员数万里,传数主,凡百余年,颇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可见,契丹的西辽,实为耶律大石的西辽。大石在,则西辽盛大石去,则西辽亡。难道耶律大石的威力竟至于斯西域大漠里总是充满如西辽传奇般难解的谜